2022年冬季学期

NEWS & INFORMATION

新闻与资讯

澳门威尼斯人在线|我校举办“回顾与展望——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八周年座谈会”

信息来源:中央音乐学院 发布日期:2022-10-16 18:53:00 更新日期:2023-08-01 17:45:58

  2022年10月15日上午,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发表八周年之际和举国上下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重要时刻,我校在教学楼717会议室举办回顾与展望——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八周年座谈会。座谈会邀请4年来深度参与艺术节创办、活动开展的我校21名师生音乐家代表,以“回顾与展望”为主题,交流总结艺术节策划、活动开展的经验和成果。






  座谈会开始之前,播放了由院长办公室精心制作的艺术节回顾视频,一帧帧画面、一幕幕精彩瞬间都凝结着中央音乐学院师生的大爱与奉献。(点击文字进行观看)






  校长俞峰深情回顾了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的创立初衷和发展历程。他说,中央音乐学院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府,积极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针,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根植人民文艺沃土,培育时代文艺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红色基因,为我国文艺事业培养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德艺双馨的优秀人才。学校既能培养出世界顶级舞台的一流的艺术家,同时也能培养出走向基层、扎根人民的新时代文艺宣讲师。延安是革命的圣地,也是新中国文艺的发源地,是中国革命文艺的根,更是中央音乐学院的根,也是艺术节的启动之地。中央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重要的传承单位之一,血液中流淌着红色基因。2019以来,中央音乐学院以毛泽东同志和习近平同志两次文艺工作座谈会的时间节点创立“5.23音乐节”和“10.15艺术节”,依此平台我们首创音乐党课,创新“美育云端课堂”,引领音乐党史教育,培育新时代文艺宣讲师,成立全国高校文艺志愿服务联盟,全面探索“艺术为人民”的新思路、新举措。

  俞峰强调,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团结凝聚了全国艺术院校院团的力量,集中展示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以来的艺术创作成果。主要体现在:第一,拓宽艺术节涵盖面,提供综合艺术的展示平台。我们帮助延安鲁艺的师生们复排了歌剧《白毛女》,使这部诞生于延安的经典民族歌剧在时隔72年后重新在延安传承;在《黄河大合唱》创作80周年之际,我们在宝塔山下再现时代强音,通过央视播出后达到25亿的观看量;我们为延安人民创作的一首首“新时代 新民歌”,传唱于延安的大街小巷,家喻户晓;举办各类演出、培训、展演等活动近700余场,近万名艺术家和师生参与其中,为繁荣延安文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第二,创新艺术传播模式,打造美育云端课堂,拓展美育内涵,引领艺术传播新风尚。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学校携手全国300多所艺术院校以及地方的艺术论坛在云端聚集,连续6天为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奉献了40多场高水准的艺术盛宴。用艺术抚慰人心、凝聚人心,用音乐振奋民族精神、传播正能量。活动受到学习强国、新华社、央视频等30多家主流媒体全程支持,全网点击量达5.6亿,被央视誉为全球最大的云端艺术节。第三,首创音乐党课,引领音乐党史活动。2017年,首创音乐党课,通过音乐的独特形式讲述党的辉煌历史,使上万名党员干部在现场聆听音乐党课后,受到强烈的心灵震撼和巨大的精神鼓舞,成为用文艺宣讲党的理论的成功典型。2021年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之际,教育部委托中央音乐学院牵头全国百所高校全面开展音乐党史学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千余场各种类型的活动,音乐党史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进工厂宣讲,青年师生们在艺术的体验中不断激发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的情感共鸣。第四,教育振兴乡村,艺术服务人民。通过“5.23”音乐节、“10.15”艺术节等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实践过程中,淬炼了思想,磨练了心智,坚定了理想信念。2020年5月至今,受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的委托,我校已在全国13个省17个地市村县镇成立了中央音乐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探索开展新时代文艺宣讲师的工作。学校选留了数十位优秀毕业生,派驻基层开展文艺帮扶工作,用文艺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党的声音传到千家万户。

  俞峰最后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中央音乐学院将继续秉承文艺为人民的初心使命,为党和国家培养胸怀祖国、心系人民的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时代文艺新人,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砥砺奋进,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献礼!




  党委书记赵旻做总结发言。他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八周年之际,学校以座谈会的方式共同回顾和见证几年来中央音乐学院“10·15”艺术节的历程和经验。师生代表作为艺术节的参与者、践行者、亲历者,发言精彩,感情真挚,体验深刻,在为我们带来新的收获和启发的同时,也将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创作提供新的借鉴,意义重大。对于艺术节的功能和作用,他指出三点:一是,艺术节搭建了“文艺服务人民”的广阔平台。体现在一方面,不仅我校师生广泛参与,还调动全国艺术院校院团的倾情参与,使艺术节的演出范围和作品广深度得到延伸;另一方面,艺术节涵盖受众除了延安老区,还通过融媒体将音乐艺术的魅力向祖国大江南北广泛传播。二是,艺术节是“人民文艺观”的生动实践。我校师生通过实践,增强了文艺服务人民的自觉。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曾两次对我校作出重要批示,肯定我校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人民艺术观。三是,艺术节创新了艺术人才培养的崭新模式。我校师生在下基层,走向人民、走进群众,在实践中磨练了意志、展示了才华,更增加了时代责任感。

  赵旻强调,如何处理好艺术与人民的关系,就要时刻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作为思想指引,切实成为文艺实践的行动指南。他提出五点希望:一是,充分认识文艺工作的历史地位,深刻认识文艺工作的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强调了文艺创作、文艺表演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更明确了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这一定位。会议强调了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明确了文艺的定位,确立了文艺的方向,文艺要与时代同行,为人民放歌,不断创新发展。二是,坚定文艺发展的方向,把创作作为文艺发展之源。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中心任务,作品是文艺工作者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的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我校的艺术家心怀国之大者,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在“中国梦”“歌唱北京”“新时代 新民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冬奥会”“礼赞新时代”“喜迎二十大”等主题音乐的创作中,交出了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担当的答卷。三是,文艺要反映好人民的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始终贯穿着“人民”两个字,为文艺事业发展点亮了灯塔。文艺来自人民,服务人民,我们要发挥艺术创造美、传播美的功能,走群众路线,深入基层,紧跟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四是,坚持实践的观点,扎根生活。艺术的生命力来自生活,要脚踏坚实的大地,扎根人民、扎根生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艺术的生命力来自历史的传承,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艺术要在实践中接受检验,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五是,认识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传递真善美的价值观念。文艺工作者的道德养成要精雕细琢,要把为人做人作为艺术的底色;追求真善美是文艺的永恒价值,文艺必须传播真善美,它才能在人们的思想中达到旗帜引领的作用;要在世界上传播我们的艺术,用艺术沟通世界,激发艺术的国际竞争力与生命力。

  赵旻最后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伟大实践必将给文化创新创造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愿我校广大文艺工作者努力创作同我们这个文明古国、同我们这个蓬勃发展的国家相匹配的优秀作品,承担更加光荣的使命、焕发新的时代之光!




  艺术节执行总监王歆、表演艺术中心主任赵瑞林,作曲家代表常平、郭伟国、张帅、李小兵,艺术节参与院系部门的负责人代表陈冰、陈琳、陈光、张征、章红艳、娜木拉、李小曼、裴聿茹,交响乐团、合唱团代表王永兴、杨莹,文艺宣讲师代表丛榕、鲁颐诺、李杨冠宇,学生代表李沛鸿相继发言。他们畅谈5年来参加艺术节的所做、所见、所感。从艺术节的创意、组织,表演中心如何参与活动,近年来作曲家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演奏家歌唱家在参与艺术节中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和在延安受到的红色教育,文艺宣讲师如何开展工作等等方面展开,辉煌成果的背后凝聚着学校全体师生的付出,浸润着每一位参与者和工作人员的汗水。一桩桩、一件件幕后的细节故事,令人深受感动。




  大家一致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中央音乐学院倾力打造的10.15艺术节直接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的教学、创作、表演,同时,师生在红色圣地延安参加活动进一步淬炼了精神血脉,艺术节对繁荣我国当代文艺,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